骨水泥相比于常见的脂肪和玻尿酸填充物更加稳定,同时也难以出现副作用,它是一种具有自明性特征的生物安全材料,其发展历程主要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。
1.运用于假体固定及关节置换
通过将骨水泥和骨组织以及假体界面进行融合,可以保证安装假体的稳固性。假体经过材料的固定不会在组织中出现滑动,也不会和相关的组织发生感染反应,保证了假体植入的安全性和固定性,在这种材料运用的初步阶段就已经具备这种特点。
应用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或膝关节置换中,或者是关节感染进行旷置手术时,需要用骨髓抗生素骨水泥。骨水泥应用主要的一个并发症就是发生一次性的血压降低休克。所以应用骨水泥之前,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,避免应激及过敏反应。再一个术后要观察骨水泥是否有侧漏残留,还有一个观察是否有排斥反应和迟发性感染的可能。
2.两种填充方式
在非低粘稠度的骨水泥应用过程中需要用手进行搅拌,同时利用指压法将材料嵌入到相关组织和骨周围,然而这种手指按压的方法难以形成强烈的压力,会造成组织的碎屑融入到材料缝隙中的现象,需要进行相应的切割填充,而低粘稠度材料则直接使用仪器进行压力填充,避免了组织碎屑渗入缝隙中的情况也不必进行切割。
3.创伤小,恢复快
使用填充方式来进行骨科手术具有创伤面积小、组织恢复迅速的特点,由于其性质较为稳定不会引起创口的扩大或溃烂,因此受到许多医生的推荐。同时手术过程中由于实施相关的麻醉技术疼痛感也较为微弱,在术后部分患者具有轻微的腰痛感。
在采取骨水泥治疗之前,要咨询医生和相关人士的意见,根据自己的实际病情情况来决定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