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细菌性,阿米巴性肝脓肿,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阻塞性黄疸常需要开腹做脓肿引流或t管胆道引流,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,可以用微创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,比如我们可以不再通过传统的开腹手术,而是利用经皮肝穿刺,治疗肝浓肿, 胆道病变等。经皮肝穿刺可以通过经皮导入器得以实现。
经皮导入器有一步法及二步法二种,前者的穿刺针为18g,配备的导丝为0.038inch(0.97mm),主要用于肝脏巨大浓肿的情况,穿刺成功后, 可直接导入0.038inch的导丝, 并利用该导丝导入引流管。一步法操作简便,但应用范围局限,由于其穿刺针粗大,外径达1.2mm,而肝脏本身富有管道,血运丰富,组织脆弱,会带来极为危险的损害。在胆道阻塞而肝内胆管扩张不明显情况下, 即使有床边b超导向,也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的肝脏穿刺才有可能成功。 肝内胆管通常与门静脉, 肝动脉分枝并行和分布,共同位于glisson鞘内,很易误伤并大量出血,内出血?血肿?血性腹水?胆汁性腹膜炎?继发感染?腹膜炎?细思极恐。
为此,二步法经皮导入器应运而生,该法实际上是一种肝脏的微穿刺系统,主要用于胆道引流或其它肝胆病变的治疗。先用细针(穿刺针外径仅为0.71mm)对肝脏穿刺,因为这种穿刺往往需很多次才能成功(尤其是在肝内胆管扩张不明显时),这样可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害,穿刺进入正确靶点后, 比如肝内胆管,先沿穿刺针导入微导丝(0.018inch),导引鞘套装,最后导入0.038inch的导丝,然后以此导丝为轨道,进行后续治疗(胆道引流,球囊扩张,支架植入等)。具体操作见下图:
无论是一步还是二步法,国内经皮肝穿刺市场都长期由美国库克公司的产品占据。国内产品在该技术上突破瓶颈势在必行。